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改變,兒童健康標準不再是“有沒有生病”,而是“有沒有實現高水平的身心發展”,各個年齡段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標都受到關注。
2023年9月6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建院八周年。院長何定學表示,該院2022年提出對兒童生長發育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管理的理念,今年將在這一基礎上,對兒童生長發育全過程進行更為緊密的、多方位的監測和指導,讓包括身高在內的健康水平達到家長理想中的水平。服務群體不再是“患兒”,而是面向所有兒童。
生長發育是兒童有別于成年人最顯著的特點之一,狹義的生長發育管理就是指身高、體重、骨齡的管理,也就是身高體重的生長和骨發育的管理。廣義的發育還包括智力發育,也叫心理行為發育。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兒童早期發展專委會副主任、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身高管理門診首席專家蔣競雄介紹,生長發育管理的層次一共有四個。
第一個層次是治病。生長和發育如果偏離正常范圍會出現一些疾病,常見的包括矮小、性早熟、肥胖。第二個層次是防病,也就是預防上述生長發育的相關疾病。第三個層次是潛能的發揮。比如身高的潛能,智力的潛能,要讓它們發揮好。體重也有潛能,比如有些家族容易產生肥胖,有些出生時體重特別高、或者早產低體重的孩子,都是未來發生肥胖的風險人群,要抑制這些“壞潛能”的發揮。第四個層次是心愿的滿足。每個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智力都可以有一個心愿,也就是健康愿景。
從國內現狀來看,大部分醫療機構還停留在針對疾病防治的管理。能做到潛能發揮、滿足心愿的還很少。并且,兒童生長發育管理分年齡段呈現逐漸弱化的狀態,有其是學齡兒童,是生長發育管理最薄弱的人群。理想狀態下,應該做到從0歲到18歲全程進行管理。
兒童生長發育全程管理是一個相對新穎的健康管理理念,服務對象不再是“患兒”,而是所有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療院長羅莉漫介紹,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各項生理、心理狀態應該達到的相應標準,進行動態、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干預,使其在正常范圍內更好地發揮遺傳優勢。
圍繞這一目標,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配套了兒童行為發育門診、兒童身高門診、兒童體重門診等科室,為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以兒童身高門診為例,傳統醫療機構的“矮小門診”是以疾病為導向,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的身高未達到最低國家標準,被診斷為“矮小”時,才會進行醫療干預。而身高“國標”往往與家長預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每年長5到7厘米都屬于正常范疇,但累積多年后,終身高相差很多。”羅莉漫表示,以“預期身高”為目標的兒童身高門診更加符合當代家長需求。而身高管理的過程中,孩子的生活方式、營養狀況、是否有潛在疾病等都會被及時發現并進行干預。
在進行兒童生長發育全程管理的醫療機構一般會在接種疫苗的同時進行查體。比如半歲以內的孩子在接種疫苗的同時會檢查其大小運動是否正常,觀察其臀紋是否對稱來進一步判斷髖關節發育是否正常等。這些問題如果在半歲之后發現,治療難度將大為增加。
按照國家要求,1歲以內兒童體檢每年至少4次,1歲到3歲每半年一次,3歲以上至少一年一次。按照這一頻率,醫療機構會按照不同年齡段提供相應的檢查內容,再根據兒童個體情況做出增減項。在此基礎上,還會根據個體情況提出個性化的監測要求,多數數據或檢查在家或就近醫療機構完成即可。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在推進兒童生長發育全程管理的過程中,提出了以期望身高為導向,以家長的健康愿景為目標。通過計算遺傳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長潛能和家長的期望,來做個性化的評估和管理。在生長發育管理的過程當中,將針對期望身高來制定每一個階段性生長發育目標。會告知每一位家長,每一個月、每三個月、每半年、每一年生長和發育的目標是什么。管理機制、管理和溝通的路徑,都與傳統醫療不一樣。多管齊下,不僅可實現身高增長、體重控制和骨齡延緩,還將矮小、性早熟、肥胖等疾病的預防關口前移再前移,從疾病發生率的降低程度來說,這種管理模式可以極大地節約醫療成本。
“不是說孩子看起來白白胖胖就是健康的。”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院長何定學表示,根據父母身高,每個孩子都可制定出一份個性化的健康指標和生長發育曲線,“是不是高水平生長要拿指標來說話。”營養情況、骨齡生長狀態、智力發育評估等數值,高了還是低了,定期進行監控,全程進行標準化的管理。
兒童生長發育全程管理提出要推廣相關疾病標準化管理體系。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身高管理門診首席專家蔣競雄介紹,這一體系包括兩個系列,一是促進身高的生長,二是是延緩骨齡的發育。兩個系列都有從從弱到中到強的干預。疾病的診療要遵循專家共識。這套身高管理方法是一套遵從兒童生長發育規律、提倡以環境干預為先,保健和臨床相結合、中西醫并重的管理模式。
其中,促進身高生長的方法既有保健的內容,又有臨床治療的內容。以保健干預為先,從注重營養、運動、睡眠、情緒等方面入手,將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培養放在首位。矮小癥的治療才用到強干預,比如生長激素等。
延緩骨齡的方法,首先是控制體重和飲食調整,對于性早熟的兒童,則再用中藥和西藥干預的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不好該掛什么科?孩子總是眨眼睛掛了眼科,但實際可能需要神經科的介入……兒童生長發育全程管理對就診體驗也有較高的要求。在流程管理方面,首先,要提供細致的約號和導診服務。
第二,優化了科室命名,以癥狀為導向,降低了家長認知門檻,家長可以輕松地“對號入座”,例如對身高有要求的掛身高管理門診,有學習困難表現的孩子掛學習困難門診。
第三,提供了方便的多學科會診通道。例如頻繁眨眼的孩子,可能是眼科結膜炎、倒睫的問題,也有可能是抽動癥,相關科室會有便捷的會診通道,導診全程引導,一站式解決問題。
(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