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五一”小長假結束了。
很多家長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長假期間孩子往往處于輕松的狀態和玩樂的過程中,如今開學了,卻不能把孩子從這種生活里拉出來,這該怎么辦?
這里有幾條收心小妙招,可以幫助孩子調整狀態,一起來看吧!
1
家長以身作則
小長假結束了,家長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自己仍處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沒有規律,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家庭氣氛回到有規律的狀態中,孩子更容易“進入角色”。
2
循序漸進恢復良好生活習慣
家長今天可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比如孩子假期每天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有1個小時甚至更多,今天要逐漸把時長減少,同時也增加一點孩子學習的時間。
3
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電影”式地回放一遍,對照假期計劃,看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
可以一起分享下收獲和遺憾(讀書、旅行、休息、娛樂、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時總結經驗或分析原因。
4
調整睡眠作息時間
小長假的喧囂逐漸安靜下來后,要幫孩子恢復到日常的生活作息,在孩子準備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看電視或者玩游戲,否則孩子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不利于盡快入睡。
5
蔬菜水果可調食欲
小長假期間難免大餐較多,但由于孩子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不但會出現食欲減退,有的還會出現消化不良。
今天要減少孩子零食的攝入,鼓勵孩子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
6
注意孩子心理調節
對孩子來說,假期與上學之間最難熬的是心理。由于假期里比較自由,加上旅游的興奮,很多孩子便對重新上學產生不安情緒。
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并及時給孩子作出調整。
7
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查漏補缺
提醒孩子檢查回顧作業的完成情況,還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時間予以完成。
很多孩子經常將作業拖延至正式開學前一晚,挑燈夜戰,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草草應付。
8
讀懂孩子的負面情緒
家長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和孩子一起面對開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少孩子對假期重新上學的不安。
一方面,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傾訴,并給予適時安撫;另一方面,則要多用正面的情緒去感染孩子,逐漸影響孩子的情緒狀態。
小編提醒:
家長要用一種溫和從容、不激進的方式,幫助孩子收心,回歸到上學時的精神狀態。
既保持心態上的平和,避免增加孩子的焦慮;又加強陪伴和溝通,用正面的情緒和話語,對孩子加以引導。
本文綜合自 | 今日教育傳媒、人教教材培訓等
責任編輯 | 杜潤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