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化名),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原本樂觀開朗的她,最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
每天忙著到處找工作、面試,為了方便,只能考慮租房,但家里條件一般,父母年紀也太大了,不能給予太多支持,壓力太很大。
更糟心的是,最近跟男友也在鬧分手,有時候搭乘公交車回出租屋的路上,也會控制不住地流淚,夜里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
可她也不敢跟家里說,怕父母擔心,有時候受不了了,會跟閨蜜說一說。閨蜜見她如此,有點不放心,便拉著她去醫院做了個檢查。最后卻被診斷為焦慮癥,考慮與近期壓力太大有關。
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得焦慮癥?
近幾年,“焦慮癥”這個詞匯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的視線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焦慮癥在精神障礙疾病當中最為高發,穩居第一,每個人都有可能得焦慮癥,一生中得焦慮癥的幾率為7.57%。
何為焦慮癥呢?從名字來看,我們也能看出個大概,主要表現便是焦慮情緒,同時多伴有超出常態的緊張擔憂感以及相關行為紊亂。
因發病時間、嚴重程度不同,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廣泛性)焦慮2大類型,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生活、工作等都可造成嚴重影響。
多數專家認為,焦慮癥的發生是從環境到個體的多因素方面造成的,比如個人性格比較內向、孤僻、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等,發生焦慮癥的可能性會相對比較大。
此外,家庭不幸福、父母經常吵架、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親人去世等家庭因素也容易使人患者焦慮癥;社會因素,如工作壓力太大,與同事之間相處不和睦等,要是沒有及時調節,也會為焦慮癥的發生創造條件。
所以,對于焦慮癥我們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焦慮癥和正常的焦慮情緒有何不同?
而在談及焦慮癥時,很多人往往會和它和正常的焦慮情緒混淆,那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呢?
對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做出了解釋:并不是感到焦慮,就是焦慮癥,而是需達到一定的病理性焦慮程度才算。
患者可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擔驚受怕,同時還有心悸、手抖、失眠、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
和普通的焦慮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在于焦慮泛化,也就是焦慮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且程度比較嚴重。
一般來說,焦慮癥主要有以下表現:
1、精神癥狀
當出現焦慮癥后,患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會多想,但是往往沒有明確的對象或內容,就是陷進那種不安的情緒。
有時候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如鑰匙忘帶,都能讓患者奔潰,可事實上即使沒帶也不會怎么樣?;颊叨喟橛惺?、注意力難以集中、愛發脾氣等情況。
2、軀體表現
患有焦慮癥的人,往往是坐不住的,有很多自己察覺不到的小動作,且整個身體肌肉尤其是部、頸部及肩背部肌肉,都是僵硬的,經常會出現緊張性頭疼、肢體震顫等情況。
3、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這也是焦慮癥患者比較多見一大表現,具體可表現為頭暈、胸悶、氣短、無力、出汗、心跳加快等表現。
提醒:焦慮癥不是單純的情緒不好,所以千萬別大意,一旦發現相關異常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帶來嚴重后果。
別小看焦慮,處理不當后果很嚴重
發生焦慮癥后,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去解決,后果是很嚴重的。不僅會出現頭暈、頭痛、失眠、胸悶等不適癥狀,影響工作與生活,還會提升其它疾病的發病率。
比如高血壓,長期焦慮可導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導致交感神經一直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增加體內循環血容量,從而導致血壓上升,而高血壓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又會引發其它更為嚴重的疾病。
最直接的一點,長期焦慮的人,焦慮到了一定程度,會生出結束生命的念頭。所以,千萬別小看焦慮癥,它很可能輕而易舉的就傷到你,甚至危及你的生命。
焦慮癥該如何治療呢?
目前針對焦慮癥,多采取綜合治療,包括生物、心理、社會等,一般來說藥物起到主導作用。
患者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具有鎮靜安神、抗焦慮抑郁的藥物,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丁螺環酮、苯二氮卓類等藥物;
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分析、放松訓練、認知行為治療等,這些同時進行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為焦慮癥治療的目標并不單單是控制急性癥狀,還得進行鞏固與維持治療,這樣才能避免焦慮癥復發。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具體的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建議大家可選正規醫院,然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即可。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不少的壓力,所以學會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緩解焦慮是很重要的。
首先,學會調節心態,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遇到事情不要急,先冷靜一下,生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很多時候只會導致結果更糟。
而如果察覺到自己目前狀態確實不好,要學會主動放松,試著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和朋友約頓飯,看場電影,打場球,等到心情好點后,再繼續之前的事情,可能效率會更高,也避免了焦慮煩躁的情緒產生。
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人如果一直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身心都會累,這樣遇到問題時更容易產生焦慮,所以盡量別熬夜,注意勞逸結合。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當發現自己長期都處于一種比較糟糕的狀態,時常感到焦慮時,要及時尋求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的幫助,爭取早診早治,早恢復健康。
總結:焦慮癥并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而是一類精神障礙疾病,久拖不治,后果嚴重,且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工作與生活壓力倍增,發病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別不當回事。遇到事情,切記要冷靜,別急躁,避免焦慮。最后,祝你有個好心情!